一段时期以来,我国泵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在国家制造业利好政策的大力驱动下,通过引进吸收、更新改造、消化创新等多重手段,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技术水准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尤其是一些泵类重大技术装备的配套产品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
据了解,在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下,我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高压泵等高端泵类产品,已经针对电力、冶金、石油化工、环保等领域形成十分充足且可观的配套能力。而且伴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泵行业的整体实力已经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进入“十三五”以后,大型工程设施建设项目落地速度加快,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成为工作重心之一,蓝天保卫战、水污染防治、重金属治理等纵深挺进,在污染防治轰轰烈烈的推动进程中,泵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泵行业的市场规模在1700亿左右。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泵企业数量近7000家,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000家。随着国家与地方政策利好的发酵,行业的未来前景不可谓不可观。
突飞猛进,举世瞩目,成绩斐然……这些赞美词语用于我国泵行业中恰如其分,只是在一派繁花似锦的背后,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中小企业数量过于庞大。在泵行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小型泵企以及民营泵企如雨后春笋纷纷拔地而起,且在泵企业总量中占据较大比重。大企业匮乏,小企业的品牌性及精华在呢里都不强,不利于泵行业的总体发展。
第二,市场集中度偏低。随着市场需求日益放缓和供给充分,我国泵行业不断成熟,但千亿市场容量已经蓄势待发。相较于巨大的市场规模,市场集中低,*企业规模年销售额也不足百亿甚至不到50亿元。因此,市场集中度亟需提升。
第三,按照国家“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战略指导方针,我国泵业的确受益颇深,但在实际操作中,更多的企业偏重于引进,消化吸收的部分不多,创新的更是寥寥,使得我国泵行业发展陷入怪圈,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多,且越来越少。
总体来看,我国泵行业虽然大部分的产品种类已经实现自主生产制造,但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种类偏少,核心技术更多的被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以至于我国泵企业处于低端位置。而且由于基础技术研究方面的短板,我国泵行业基础机械、基础元器件发展滞后,成为行业发展重大阻碍,也面临着淘汰落后产能的风险,所以泵行业的崛起“路漫漫其修远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