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和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编著的《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研究》,由中国原子能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围绕安全高效的发展核电问题,由中国核电发展中心会同国网能源院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书中重点针对核电发展规模、区域布局、技术路线、厂址资源等情况,形成了《2035、2050年我国电力系统发展及核电战略布局研究》《2035、2050年我国核电发展技术路线研究》《我国核电厂址资源和建设条件调查报告》等研究成果。
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和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研究》建议
——稳定发展节奏 逐步增加装机
《规划》指出,基准方案下,到2030年、2035年和2050年,我国核电机组规模达到1.3亿千瓦、1.7亿千瓦和3.4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4.5%、5.1%、6.7%,发电量分别达到0.9万亿千瓦时、1.3万亿千瓦时、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10%、13.5%、22.1%。
“实现2020、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15%、20%的目标,核电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邱建刚12月1日在国网能源研究院召开的“能源转型发展论坛暨国网能源研究院2019年成果发布会”上表示。对于核电发展节奏,他建议,2020—2035年应每年稳定开工6—8台核电机组,在山东、海南、东南沿海等地区建设清洁能源示范区并加大核电比例,同一系列核电堆型批量化建设机组数不少于30台。
中国核电发展中心和国网能源研究院当天发布的《我国核电发展规划研究》(以下简称《规划》)也建议,核电发展应该保持稳定的节奏。经测算,2035年、2050年核电要达到1.7亿千瓦、3.4亿千瓦的规模,2030年之前,每年保持6台左右的开工规模;2031—2050年间,每年保持8台左右的开工规模。
核电具备规模化发展条件
截至今年10月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49台,装机容量近4亿千瓦,在建核电机组53台,装机容量5378.5万千瓦,发电量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0%;我国在运核电机组47台,装机4874万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2.5%,在建核电机组12台,装机1260万千瓦。
邱建刚表示,从发展规模看,未来全球核电的装机容量会有显著增长,根据不同国际机构预测,到2050年核电装机规模将比现在增长60%—146%;从核电技术来看,三代先进压水堆已成为世界核电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且更加注重先进小型堆多用途应用;燃料方面,将朝着更高安全性、经济性和可靠性的方向发展;从发展布局看,全球核电建设重心将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规划》也指出,基准方案下,到2030年、2035年和2050年,我国核电机组规模达到1.3亿千瓦、1.7亿千瓦和3.4亿千瓦,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4.5%、5.1%、6.7%,发电量分别达到0.9万亿千瓦时、1.3万亿千瓦时、2.6万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电量10%、13.5%、22.1%。
邱建刚认为,从核电运行业绩、技术创新、建造能力及厂址储备情况看,我国规模化发展核电已具备相应条件。
“我国已建成的秦山、大亚湾、田湾等13个核电基地,从未发生二级及以上运行事件,核电安全总体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核电自主创新和设计能力显著提升,实现了‘二代’向‘三代’的跨越,具备了每年制造8—10台套核电主设备能力,形成了同时建造30多台机组的工程施工能力。同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核燃料循环体系。”邱建刚同时透露,目前我国核电厂址总规划容量约4.1亿千瓦,其中沿海容量2.3亿千瓦,内陆厂址容量1.8亿千瓦。
华中地区装机增长空间大
核电竞争力离不开规模化发展,更离不开投资成本的下降。对此,《规划》提出,若未来核电的单位千瓦投资成本从1.4万元/千瓦增至2.2万元/千瓦,2050年核电发展规模将从4亿千瓦降至2亿千瓦左右,降幅达50%。
《规划》指出,从区域布局看,核电主要位于华东、南方、华中。2030年、2035年,核电布局仍以华东、南方地区为主,华东(6000万千瓦、7500万千瓦)、南方(4500万千瓦、5600万千瓦)两大区域核电装机合计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80%、77.5%。到2050年,华中地区核电装机迅速提高,容量达到6700万千瓦,占全国20%,居全国第三位。
邱建刚认为,“十四五”期间,沿海地区仍将作为核电重点区域优先布局,内陆厂址也应提前部署。“除东南沿海之外,湖南、湖北、江西等长江流域的内陆核电厂址也应开展相关前期工作,为核电发展提供保障。”
《规划》统计,到2030年,华中区域核电运行装机达到500万千瓦,由此推算应在“十四五”开工建设内陆核电项目。2030—2050年间,华中地区再新增核电运行装机6200万千瓦,是新增装机容量最多的区域。“由此可见,内陆核电建设是我国核电乃至整个电力系统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竞争短板仍需补齐
有分析认为,在稳步发展节奏、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核电产业还面临来自电力市场的挑战。
今年5月,国务院印发《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提出将海南建设成为清洁能源优先发展示范区,构建以清洁煤电、核电为主力电源的电源结构。信息显示,目前核电是海南省清洁能源生产的主力军,约占清洁能源电力的90%,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四分之一。
“不只海南,其余有核电的省份同样如此,如果核电比重提高,涉及到调峰、电网和电厂安全、经营模式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讨论。”邱建刚说。
中电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间,我国核电参与市场交易电量呈现逐年增加趋势。截至2018年底,核电市场交易电量662亿千瓦时,较2017年增加268亿千瓦时,核电上网电量市场化率为24.8%;其中跨区跨省交易电量119亿千瓦时,较上年增加98亿千瓦时。
“电力市场对核电的经济性、建设运营提出了严峻挑战,尤其在现货交易中,对核电电价形成机制、电力调度等提出了新课题。”邱建刚说。